你还记得三年前那个夜晚吗?一个人咧着嘴,手里摇着崭新的车钥匙,那架势仿佛中了彩票,而中奖号码正是“增程汽车”这四个字。
说真的,那会儿的我打心里觉得自己贼精明,不管网上黑子怎么唱衰,我自顾自美滋滋地想:“用电通勤,省钱;跑远了用油,无后顾之忧。”
成色十足的“双赢”,是不是,谁不想薅点新能源国家政策的羊毛呢?
但你敢信么,三年后我白纸黑字签在卖车合同上的那一刻,心里就一个大写的: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?
这年头啊,买东西真得多长个心眼儿。
买个手机,APP标一堆参数,真到手发热发烫掉电飞快一堆bug。
买个车,那叫一个花样百出,官方怎么吹,咱就得小心翼翼,别被骗进“数字游戏”里打转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厂家那些广告营销,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能一眼看穿,可偏偏自己就信了。
就比如那句“纯电续航180公里”,现在想想真的很想穿越回过去踢自个一脚。
夏天零下不起,冬天一开暖风,仪表盘走得比打折信息还快眼花缭乱。
有时候出门忒点格事送娃上学、顺道买瓶酱油,电池掉得嗖嗖的,回到家趴在沙发上长叹一口气。
说好的一周一充早变成连轴转,生怕哪天没电撂路上像极了“被生活毒打的社畜”。
你看看那位开网约车的赵姐,才用了六年,续航直接成数字腰斩!换块电池开价六万,省的那点钱全都得补回去外带情绪价值多添一份。
更气人的是,为啥空调一开电就掉这么快?难不成厂家都默认咱只开窗扇扇子过夏天?
有趣不?纯电动汽车的静谧舒适,靠近耳朵都能听到树叶的沙沙声。
早知道买纯电不就得了,干嘛非得花高价买个增程?
刚上高速那场景……增程器一声咆哮,车里轰隆隆,明明想安安静静听首歌,结果气氛拉满像极了发电厂上班。
低速安静还行,电池一耗尽,发动机进场,立刻现场“重启世界”,跟喊“都醒着呢没?”差不多。
老司机都爱调侃:“买增程车仿佛天天穿羽绒服,殊不知你那点怕冷还真不如直接缩在家里取暖来得实惠。”
想想也对,一年能有几次跑远途?发电机老在那儿叫唤,钱没省下,舒适度倒天天被提醒“亏大发了”。
再说说实力坑爹的用车成本,想当年我抱着“油电双省”算了两页纸的小账本。
结果噩梦般的现实摆我面前:先老老实实花12万买了个自带车位,否则别想装私桩,物业盖章办手续足够耗半条命。
再来保养费,每年比油车高出一截,不是这边电池问题就是那边发动机捣鬼,两头都能给你整顿突然袭击。
换火花塞要价连着买台大牌空调的钱都够了,保险年复一年往上涨,市面新出的Model 3保险一年贵出两千,上哪说理去?
三年残值直降一半,卖车那天车商摊开手露出苦笑,是你低调还是市场现实?二手车商口头禅:“压半年都亏,一年卖不掉都嫌烦。”
每次朋友圈有同事晒二手车挂牌,我都要偷着捏把汗。
你看看行业技术,增程这玩意儿还不就是凑合时代的备胎——过渡而已。
话说回来,增程汽车电池永远尴尬地卡在“鸡肋”这个位置。
别说和纯电动相比,就是小油车都看不下去。
别人600公里充一次,它得充三次,来来回回插桩充电,折腾得像过家家式的消遣,谁受得了?
循环寿命消耗三倍,电池健康度年年往下蹦,五年后只剩六成,开个车跟养宠物似的,天天担心出毛病。
要说最讽刺的,莫过于亏电跑高速时油耗居然比同排量油车高!
能量那点损耗,“油转电再转轮”两头消耗,花的钱心疼,跑的路数愁人。
修车师傅说得铁脆:“油车92#省事,增程最低都得灌95#,不然扛不住,一过载全家当场练嗓子!”
更别说碰到电池问题,动辄两三万,修车修到怀疑人生。
其实,谁适合买增程呢?
行业里都明说了,这玩意儿最适合没条件装私桩、家里不差钱、纯粹图个新鲜感的主儿。
日常通勤上充电桩像排队买奶茶一样,排个一小时还得抢插头,三倍电价不如直接加油方便。
想省钱的铁算盘党更是要小心,油钱刚省一点点,电池报废、保险上涨、残值蒸发,大坑正等你填。
还有些对静音极度敏感的家伙,车发动机轰一下能吓到怀疑人生,这梯队的人真的不建议碰增程,保持心理健康才是硬道理。
某种意义上说,增程其实只是为了解决充电桩稀缺时的无奈选择。
但现在快充技术一飞冲天,十来分钟就能恢复满血,再细想就知道,增程的那些小聪明早就被淘汰在洪流之外了。
你说咱辛辛苦苦折腾这些年,到头来体验了一圈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省下的钱不够填各种电池和维修陷阱,还平添不少心病。
卖车那天,车商老哥一边验车一边摇头,听着那句“下回直接买纯电吧,现在谁还接盘这‘油电双修’的祖宗”,真心想给他点个赞,自己掏钱吃亏了换点教训儿,不枉人间走这一遭。
突然想起马斯克的那句毒鸡汤——混动车只不过给焦虑找了块糖纸包住,说白了是一种软弱的妥协。
这事儿是吧,有点像买保险,开始时你觉得买一份是一份保障,到头来发现,真正的底气得靠自己那点硬实力。
别总指望新花样能帮咱抄近路,走得快还得看自己底子硬不硬。
也没说增程汽车一无是处,现阶段的确有些用户刚需,但得看自己是不是刚好那类人。
要想钱花得值,别嫌做功课累,别只盯着官宣和广告,多听点老司机的吐槽和身边朋友的血泪史。
毕竟,花十几万学个教训,未免也太奢侈了。
说到这,不如来聊聊:你或者你身边的人,有哪些关于新能源车的坑,踩过没,拍一拍,说出来一起乐呵乐呵?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
广升网配资-股票小额配资-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-配资正规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